TOC分析儀儀器使用與操作方法
接通電源開關,儀器即顯示主界面,此時儀器處于沖洗管路狀態,進行管路里殘留試劑的沖洗,以便除去試劑流動中產生的氣泡。如果長時間未使用或檢測過高TOC值水樣的儀器則用高純水沖洗管路六小時以上,一般情況下沖洗30分鐘到60分鐘。
1、儀器校準:
校準目的:使用及定期校準時,先對儀器進行零點校準和測試校準。零點校準是為了減小零點飄移,調整兩個二氧化碳傳感器間的微小差異,對于檢測低TOC值(<50ug/L)水樣的度有重要意義。測試校準則是為了提高儀器檢測的度,減小量程漂移。
校準周期可以根據具體使用情況而定,建議3~6個月校準一次。出現數據偏差較大時,排除其它影響因素后需進行再次校準。
2、參數設置:
①日期時間
②校準調整
③部件使用期限設定,即像有效期一樣,當設置的有效期到時,儀器會
出現提示框,提示更換部件
④報警值設定:設置總有機碳報警常數,超出所高范圍儀器會報警
⑤選擇是否打印:選擇打印時,將打印機接到儀器并行接口上,打開打
印機,進入“查詢記錄|”菜單,同時打印機將自動打印當頁數據,按“選擇”鍵翻看下一頁并打印。如不需要打印,應先關閉打印機電源,再選擇“不打印”選項。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若是選擇打印,而打印機沒連接好或者無打印機,若進入數據查詢,這時儀器會出現假死狀態,即按任何鍵都不起作用,這是因為儀器搜索不到打印設備,無法進行下去,數據查詢也無法進行。所以這時要檢查打印機是否連好,若只是查數據,設置為不打印模式會更快一點,因為在打印模式下,只要查詢數據都會被打印出來。
⑥選擇運行模式:即為在線模式和離線模式。在離線模式下,設置采樣數(即檢測次數),其中批號的缺省值為當天日期,序號為自動加位,即每次檢測完樣品后退出再檢測時,序號自動加數;采樣數為沖洗后檢測的次數。其中前面的四次為系統默認的沖洗過程,數據不記錄,例如,采樣數(即檢測次數)設置為3,實際儀器采樣了7次,前四次為系統沖洗,不記錄數據,從第五次開始才算是真正的采樣檢測并將結果自動保存在查詢記錄中,即在此例子中,若按儀器采樣一次4分鐘計算,測完一個樣品就需要7*4=28分鐘,所需時間比較長。在線模式下,達到響應時間之后即可讀取數據,檢測數據將自動保存于查詢記錄當中。
當前為了縮短檢測時間,在在線模式下進行測定,注意換樣品過程中產生的氣泡要排掉,避免對結果造成影響,在達到響應時間之后即可讀取數據。
3、運行分析:即在線或離線模式測定。
4、TOC分析儀查詢數據:輸入需要查詢的日期及當天第N次檢測之后的分析數據,即可看第N次檢測之后的數據。